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永和學舍系列講座 覺世、疏雨、十日談—星雲大師《覺世論叢》

佛光新聞

字級

永和學舍系列講座 覺世、疏雨、十日談—星雲大師《覺世論叢》

【人間社 周玫良 新北報導】 2024-04-21
佛光山永和學舍2024系列講座,4月19日邀請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主任委員、國立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李瑞騰教授主講「覺世、疏雨、十日談—星雲大師《覺世論叢》」,帶領聽眾認識大師的文學造詣,以及對佛教的有感而發、針砭與批判。現場與線上近300人歡喜聆聽。

李瑞騰近年就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文學性比較強的著作進行追踪、考究、探討,包括《無聲息的歌唱》(大師來台的第一本著作)、《玉琳國師》(曾經改編為台語電影及電視劇)、《釋迦牟尼佛傳》、《十大弟子傳》、《海天遊踪》等,讓他更加敬佩大師一路走來用文字表達生命進程的精神,這讓教授更貼近大師傳法的足跡。

李瑞騰首先說到,《覺世論叢》雖是薄薄一本,但深具內涵,再版多次。1957年4月,張少齊、張若虛居士在台北發行《覺世旬刊》,大師受邀擔任總編輯,以「我們的話」為題,一共寫了12篇。1962年4月,兩位張居士請大師接辦,由陳慧劍先生主編,以「疏雨集」為題寫專欄,寫了28篇。後因出國暫停。1964年4月起《覺世旬刊》第8年開始,很想再振奮一番,所以有「十日談」的問世,寫了21篇,後因忙而罷。《覺世論叢》就是從《覺世旬刊》中已發表過的「我們的話」、「疏雨集」、「十日談」等編集的,所以定名《覺世論叢》。

辦佛教雜誌弘揚佛法是一連串「向困難挑戰」的奮鬥史。《往事百語》〈要有向困難挑戰的勇氣〉提到創辦刊物經歷的一連串考驗,天災、人力、物力、財力,都是憑著廣度眾生的信念,「勇度難關」。大師特別放在【教科書】類,勉勵佛光弟子要有向困難挑戰的決心。

2000年,《人間福報》創辦後,《覺世》併入《人間福報》,成為〈覺世副刊〉。《覺世》旬刊前後發行43年,見證臺灣佛教變遷的歷史,也是佛光山開山的歷史紀錄。李瑞騰用簡報播放難得一見泛黃的《覺世》,特別提到文章出現的時間很重要,介紹不同期別,大師用不同的筆名發表的文章。有些文章雖簡短,卻鏗鏘有力,一針見血。多篇文章裡都有大師對佛教的殷切關懷,值得大家細讀。

最後,李瑞騰分享刊物及專欄名稱的由來。「覺世」即覺人救世,自己覺悟佛道之後,又說法使世人覺悟,讓他們脫離生死輪迴之苦。「疏雨」很細微的小雨,代表文章所言是我們自己一些小小的看法。「十日談」揭露當時的不公不義,導偏以正。

大師著作等身,李瑞騰鼓勵大眾有機會就多閱讀,讀著大師的文字,猶如跟著大師弘法的腳步,讓我們更堅定信仰,與大師一起走在正法的路上。
12345678910第1 / 927頁
追蹤我們